此前,2017第二届全球物流技术大会成功在成都举办,大会以物流黑科技秀场拉开序幕,邀请阿里、京东、苏宁物流研究院等行业巨头,分享其最新物流技术的开发和应用。不得不说,各电商平台拥有电商巨大需求驱动,也有雄厚的资金和技术支撑,如今已经成为中国物流技术变革的“带路党”,下面我们就先来看看他们在物流技术上各有什么“神通”吧。
阿里旗下的物流团队为菜鸟裹裹,一直坚持打造开放性的物流平台,而随着京东、苏宁的自建物流逐渐开放,物流已成为三大电商构建社会化物流生态的杀手锏。虽然都已经对外开放物流体系,不过各自所选择的路线却不同,其中阿里强调“算法”、京东强调“技术”,苏宁强调“实用”,那么具体有什么不同呢?
事实上,物流中很多重要的路径问题,可以通过算法来解决。在这方面,阿里云拥有车辆路径算法,根据车辆、货物、路线等数据,为每一个订单计算最优的货物分配、最佳路线甚至是车内货物摆放。据悉,菜鸟用2000人支撑日均5700万包裹的物流系统,核心的能力是大数据,并且能够通过算法对这些数据加以运用。
在即时配送领域,阿里云在今年1月已经开始用算法帮助外卖平台提升调度效率,采取的是人机协作的模式,也就是系统采集调度员历史的操作数据,对关键性因素进行提取,用算法优化计算结果,最后传送给配送员,帮助调度员实现更高效、准确的调度。在干线物流领域,阿里云则与运满满合作,用算法满足车货匹配需求。而在同城配送领域,阿里云的算法也在提升拼单效率,把原来2%到10%的拼单成功率提升到了45%以上,降低了20%的车辆行驶里程。
京东方面则比较注重物流科技,刘强东最近宣布将在四川投建150个无人机货运机场,这也说明了京东在物流方面的方向——专注于物流前沿科技的研发,包括无人仓储、无人车和无人机等。京东发展物流科技最终目的就是,依靠技术手段减少对人的依赖,领域涉及机器人技术、深度学习、人工智能、物流云和最新的区块链等。
在自动化作业层面,京东的设想是依靠无人货车、无人仓、无人车(配送)和无人机实现从供应商到消费者的全程自动化作业,堪称整齐划一的“无人”概念。技术需要长期积累,高科技从来都不是一步到位的,京东也一直在这方面进行探索,未来会将所有的技术应用到实际。
和前两者相比,苏宁的物流技术更偏重于实用。2016年苏宁先后上线“以货到人”系统为核心的南京云仓,和以AGV机器人为核心的上海云仓。不过苏宁并不急于把两个云仓的模式进行快速复制,而是着眼于沉淀已有的技术,最大化发挥设备的能力。据介绍,苏宁正在测试、研究的技术包括仓库自动作业技术、绿色包装技术、智能拣选机器人、无人机园区智能巡检、AR/VR技术等,由于场景封闭,可控性强,现阶段这些仓库物流技术的实用性也显得更强。
总的来看,虽然三大电商平台对物流技术的侧重有所不同,但是都把未来放在了用技术打造一个开放性物流体系的上面。阿里云已经积累了很多大数据和算法经验,随着在物流领域的不断深耕,阿里云会通过数据和算法的方式解决更多的行业需求;京东的目标是成为中国零售领域的基础设施提供商,并将面对全社会开放,在线上线下打通全渠道的供应链物流体系;而苏宁物流则会以成熟的云仓模式建成独立的社会化物流。
随着电商等行业的崛起,近年来中国的物流行业的发展态势也异常迅猛,快递业务量由0到10亿件用了26年时间,而从10亿到突破100亿件则仅用了8年时间。根据此前国家邮政局发布的中国快递发展指数报告来看,2016年中国快递支撑网络零售额超4万亿元,占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比重达12.5%。快递业务量规模依然稳居世界首位,全球占比超过四成,对世界快递业务增长贡献率达60%。
中国快递业能够发展到今天的地步,与电商的迅速崛起是分不开的。目前除了阿里、京东、苏宁等大型电商之外,还有一些新兴电商陆续加入,加之微商的出现,使得零售市场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越来越多的消费者已经养成网购的习惯,成为快递持续发展的动力,也为快递业带来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
从中不难看出,未来整个电商还将会保持现在的快速发展。按照阿里研究院就业测算模型,预计到2020年,整个网络零售将会超过10万亿,全年包裹量将超过1千亿件,届时电商物流从业人员或将超过500万人。当人工成本超过机器成本之时,大规模迭代就会迅速发生,未来智能机器人分拣和无人机等技术一定会应用到实际之中,电商物流自动化是必然趋势,这也是京东一直在探索的方向。
另外,随着大数据应用对供应链的改变,物流路径也会发生变化,全国的产业布局也在发生着变化,数据打通后,未来这些货物将直接从工厂发货,做到物流路径最优,货物不动数据动,这也是一个不可抗拒的趋势。平台经济在不停发展,电商物流势必走向社会化物流,共享物流之路。阿里旗下的菜鸟正在往这方面发展,尝试通过打通供应链各环节的数据的方式,来促进联动,推动各参与方形成稳定预期。
总而言之,未来的电商物流之路或将偏向智慧化、个性化和人性化,而电商平台在这些方面的探索与完善,其目的也正是为了让消费者获得更好的用户体验。坐在家里下个单,需要的货物就能直接飞进窗户送到人手里,想想就觉得幸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