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处中原腹地的河南省,近年来正逐渐走向开放的前沿。河南紧紧抓住构建新发展格局、新时代推动中部地区高质量发展、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自由贸易试验区建设等国家战略机遇,着力打造国内大循环的重要节点和国内国际双循环的战略链接,努力在科技创新、乡村振兴、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上走在前列。武清物流,天津市物流,西青物流,南开物流,河西物流
作为河南省、郑州市重点菜篮子工程的河南中原四季水产物流港立足民生,以创新驱动发展,不断推动冷链物流行业数字化转型升级,以实际行动助力河南打造发展新优势,服务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河东物流,静海物流,津南物流,北辰区物流,宝坻物流公司,东丽区物流,天津物流
加快建设现代流通体系,推动物流业转型发展
河南参与构建新发展格局,要在优化供给、扩大需求、畅通流通、深化改革开放等方面精准发力,在优势领域精耕细作,在融入新发展格局上实现更大作为。当前,河南的区位交通优势正加速转化为枢纽链接优势、人口资源优势正加速转化为人力资本优势、市场空间优势正加速转化为内需体系优势、产业基础优势正加速转化为有效供给优势、农业农村优势正加速转化为乡村振兴优势等。这些正在加速转化的优势都是河南融入“双循环”的重要支撑。
在新发展格局下,内需潜力将成为决定区域竞争力的核心因素。河南把扩大内需作为融入新发展格局的战略基点,着力扩投资促消费;把推进转型升级作为融入新发展格局的关键抓手,着力提升产业链和产业基础水平;把畅通要素资源循环作为融入新发展格局的有力支撑,加快建设现代流通体系,以冷链物流、快递物流、电商物流为重点,持续推动物流业转型发展,畅通经济循环系统。
中共中央政治局3月30日召开会议,审议《关于新时代推动中部地区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会议指出,中部地区作为全国大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和空间枢纽,要找准定位,发挥优势,加快建设现代化基础设施体系和现代流通体系,促进长江中游城市群和中原城市群发展,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积极服务和融入新发展格局。
河南作为中部地区人口最多、经济总量最大、工业产值最高的省份,在中部地区高质量发展中起着龙头带动作用,应把握机遇,发挥优势,牢牢抓住在积厚成势中加快崛起的关键时期,勇担新时代中部地区高质量发展的主引擎,扛稳服务全国大局的责任担当。河南是连接东西、贯通南北的战略枢纽,区位交通优越,在发展现代流通、服务国内国际循环上具有先天优势,应围绕新一轮重大交通设施建设,加快区位交通优势向枢纽链接优势转化,以大枢纽带动大物流、发展大产业,加快建成连通境内外、辐射东中西的物流通道枢纽,打造具有国际影响力的枢纽经济先行区。
中央到地方释放政策利好,加速冷链物流转型升级
冷链物流行业是现代物流行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农产品产销链的关键支撑环节。近年来,我国冷链物流行业的市场规模逐年扩大。尤其是疫情期间,冷冻产品的需求量和认可度出现爆发式增长,冷冻冷链产业迎来了快速发展的新契机。中物联冷链委数据显示,2020年全国冷库总量预计突破7080万吨,同比增长17.1%;全国冷藏车保有量预计达到28.67万辆,同比增加33.54%。
河南中原四季水产物流港——郑州市进口冷链食品集中监管仓片区
冷链物流涉及民生等重点领域,因此备受国家高度关注,从中央到地方推出一系列相关政策,涉及冷链基地打造、农产品、疫情工作要求、产业数字化等相关内容,从多维度指导推动冷链物流行业健康发展。2021年中央一号文件针对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提出了诸多举措,发展冷链物流就是举措之一。文件提出“加快实施农产品仓储保鲜冷链物流设施建设工程,推进田头小型仓储保鲜冷链设施、产地低温直销配送中心、国家骨干冷链物流基地建设”。
为切实落实中央一号文件要求和中央农村工作会议部署,5月10日,财政部、商务部发布《关于进一步加强农产品供应链体系建设的通知》。要求重点抓住跨区域农产品批发市场和干线冷链物流,补齐农产品流通设施短板,打通农产品流通“大动脉”;完善产区“最初一公里”初加工设施设备,提升农贸市场、菜市场“最后一公里”惠民功能,畅通农产品流通“微循环”。
河南交通区位优越,市场需求旺盛,在农产品加工、食品制造方面的产业优势明显,发展冷链物流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和实力。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冷链物流业转型发展,将其作为建设服务业强省和发展枢纽经济的重要支柱产业,作为服务国家发展战略、优化资源配置、实现降本增效、满足群众品质生活需求的重要抓手,多策并举,加力推进。
《河南省物流业转型发展规划(2018-2020年)》确定将冷链物作为加快河南现代物流业转型发展三大重点任务之一。提出到2020年,全省基本建成链条完整、设施先进、标准健全、服务高效的冷链物流体系,郑州国际冷链物流枢纽和全国冷链集散分拨中心地位基本确立,冷链物流发展水平位居全国前列。《河南省冷链物流转型发展工作方案》强调以规模化、标准化、智慧化、专业化为方向,完善落实行业标准和支持政策,推动体制机制创新,补齐软硬件短板,培育一批冷链物流领军企业,打造现代冷链物流体系,建设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冷链物流强省。
河南省“十四五”规划纲要提出,构建“通道+枢纽+网络”的现代物流运行体系,做强冷链、航空、电子商务、快递等特色物流,打造万亿级物流服务全产业链,加快建设现代物流强省。推进产业数字化转型,突出数字化引领、撬动、赋能作用,全方位推进工业、农业、服务业创新转型。实施“5G+工业互联网”工程,加强工业互联网平台引育,发展数字农业、智慧农业,发展“互联网+”车货交易、无车承运人等物流新业态,完善农产品仓储保鲜和冷链物流体系,推动数字化金融等产品服务创新等。
河南中原四季水产物流港农产品配送中心
一系列政策的出台为河南冷链物流产业转型发展提出明确的目标和方向,河南冷链物流驶入发展的快车道。截至2020年底,河南省共有700多家经营范围含“冷链、运输(冷藏保鲜)”的企业。郑州入选2020年国家骨干冷链物流基地名单。在中物联冷链委公布的2019中国冷链物流百强企业中,河南有9家企业上榜,数量在全国排第三,仅次于上海(21家)、北京(12家)。
科技赋能冷链物流平台建设,服务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
河南中原四季水产物流港是2012年、2013年河南省重点工程建设项目,同时也是省、市重点菜篮子工程建设项目。肩负着让百姓吃上新鲜、价格低廉、方便快捷的食品的使命,河南中原四季水产物流港已发展成为我国中西部规模最大,集海产品、淡水产品、畜禽类产品、速冻食品、仓储交易和加工为一体的仓储交易批发物流中心(港)。商品交易辐射我国20多个省、市、自治区,来自世界各地的优质肉类、水产类产品通过海上、铁路、公路、航空以及多式冷链联运方式到达物流港进行集散,物流港的产品也通过多种方式运往世界各地。
河南中原四季水产物流港井然有序的市场局部
河南中原四季水产物流港现拥有低温冷库28万吨,为加强疫情防控,公司斥资建设郑州市进口冷链食品集中监管仓,确保疫情防控常态化下食品安全。物流港现有经营商户近2000家,入驻物流企业近50家,肉类、水产类商品的年交易量达500多万吨,冻品年交易额1000多亿元,带动相关就业20多万人,成为河南省参与构建新发展格局与区域民生工程紧密结合发展的先行者。
近年来,河南中原四季水产物流港多举措致力于冷链物流产业转型升级,推动冷链物流全链条向智能化、科技化、自动化方向发展,助力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物流港积极响应数字中国建设,以产业互联网为抓手,以现代信息科技赋能物流港平台建设,实现数字技术与冷链物流深度融合创新,助推冷链物流数字化浪潮。物流港与新加坡第一家集团、新加坡环球控股集团合作,全面加强冷链物流供应链与全程信息化平台建设,通过创新冷链物流发展模式,提升冷链技术及信息化水平,实现冷链物流向高层次、高端化发展。着力推进冷链物流供应链金融建设,搭建政银企合作平台,与交通银行、工商银行、建设银行等金融机构全面合作,与上下游企业沟通协作,更好地推动物流港周边金融配套服务建设,为所有商户及全国客商提供高质量的金融服务。依托供应链金融及郑州国际冷链物流枢纽和全国冷链集散分拨中心建设,打造全国冷链物流交易中心聚集地、产业聚集地和结算中心。
河南中原四季水产物流港贯彻落实河南省融入“一带一路”发展定位,持续构建全方位物流网络体系,多维度开展对外合作,实现冷链产品“买全球卖全球”的发展目标。落实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积极推动产业链与创新链融合发展,打造产学研一体化的创新创业平台。河南中原四季水产物流港与国声智库开展专项课题合作,双方围绕“一带一路”与河南中原四季水产物流港专项课题展开共同研究、学术研讨、专家咨询等合作,以智慧科学决策引领物流港高质量发展。
5月26日,国声智库、中国商业史学会一带一路专业委员会授予河南中原四季水产物流港股份有限公司“丝路国际品牌港”称号。调研组专家认为,河南中原四季水产物流港积极响应国家政策,立足民生,深耕冷链物流领域,以实际行动助力河南高质量融入“一带一路”大格局,为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作出了突出贡献,起到了示范性、引领性作用,是“一带一路”建设的示范性、标志性项目。
河南中原四季水产物流港股份有限公司荣获“丝路国际品牌港”
当前,冷链物流数字化发展已是大势所趋。面向未来,河南中原四季水产物流港应加快数字化转型步伐,发展智慧冷链物流,打造智慧冷链物流港,为物流行业智能化升级提供新范本。以大数据、人工智能、物联网和区块链等数字技术为基础,着力完善数字化供应链服务体系、数字化冷库管理体系、智能化冷链物流追踪体系、立体化冷链物流网络体系建设,提升平台竞争力和服务力。挖掘物流信息资源在质量追溯、供应链配套服务、管理、普惠金融以及企业信用评价等领域的使用,充分挖掘数据价值,实现行业高质量发展。进一步推动供应链金融改革,促进资金链与供应链、产业链深度融合,为冷链物流及上下游企业实现数字化转型升级构建良好的生态环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