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流是保障和维系城市正常运转、服务城市居民日常生活、支撑城市发展的基础性功能。一座现代化城市的高效运转,早已离不开物流的发展。近日,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委网站公示了《北京物流专项规划》。规划提出,到2035年,北京将构建安全、高效、绿色、共享、智慧的物流体系,支撑建设“国际一流的和谐宜居之都”。届时,社会物流总费用占GDP比率要小于10%,第三方物流服务比重超过60%,冷链流通率争取超过80%。天津物流,天津货运,天津配货站,天津托运
01
打造“3+1”城市物流节点网络
找准定位,方能谋篇布局。专项规划在开篇就提出,北京物流的功能定位是与首都“四个中心”相匹配,以保障首都城市运行为基础,以提高居民生活品质为核心,以城市配送为主要形式的城市基本服务保障功能。
围绕这一功能定位,专项规划提出,北京将着力打造“大型综合物流园区(物流基地)+物流中心+配送中心”+“末端网点”的“3+1”城市物流节点网络体系。
其中,大型综合物流园区是连接城市内外的物流枢纽设施,主要承担外埠货物进入北京的物流集散,并为城市内部物流中心、配送中心提供多式联运。
物流中心是物流基础设施网络的二级节点,主要承担所在区域的商贸流通业、专业物流及部分制造业所需要的配套物流服务。
配送中心是物流基础设施网络的三级节点,主要为连锁便利店、各类专业市场、城市居民提供配送商品的服务。
末端网点作为配送服务作业场所的物流末端服务场所,包括末端配送场站和末端营业网点两类,主要为便民服务提供支撑。
《北京城市总体规划(2016年-2035年)》要求,到2035年,北京全市城乡建设用地为2760平方公里,按照平均3平方公里城乡建设用地设置一个的标准配置末端配送场所,到2035年全市末端配送场所总量约900个。同时,按照服务1-2万常住人口的标准,在社区、高校、大型商业区等主要需求区域合理布局末端营业网点。
02
新增昌平南口和房山窦店两个物流基地
北京现有物流基地共4个,分别是:顺义空港物流基地+天竺综合保税区、通州马驹桥物流基地、大兴京南物流基地、平谷马坊物流基地。
专项规划提出,全市现有的四大物流基地已规划物流仓储用地面积约8.3平方公里,原则上现状物流基地不再扩大规模,在现有基础上更加集约高效和智慧使用。新增西北和西南两个物流基地,每个物流基地的用地面积控制在100到150公顷左右。
具体看,西北物流基地定在昌平南口农场地区,利用存量用地规划物流基地一处,并预留部分用地作为战略留白。西南物流基地定在房山,将原规划的良乡物流基地的物流集散功能往南调整至京港澳高速和东南部过境通道附近的窦店地区,在窦店火车站附近规划物流基地一处,并预留部分用地作为战略留白。
03
三环路内严禁新建和扩建物流仓储设施
首都功能核心区是全国政治中心、文化中心和国际交往中心的核心承载区,是历史文化名城保护的重点地区,是展示国家首都形象的重要窗口地区。
专项规划提出,按照《北京城市总体规划(2016年-2035年)》推进区域性物流基地和区域性专业市场疏解,严禁在三环路内新建和扩建物流仓储设施的要求。核心区内不规划独立占地的物流节点,核心区只配置末端物流设施,包括末端配送场所和末端营业网点。
根据规划思路,核心区内集中的大型居住区、大型公共建筑、行政机关、商场超市应统一配置末端配送场所,尽量结合地下空间设置。末端营业网点按照1-2万常住人口的高限配置,可与便利店、写字楼、公共停车场、社区服务中心以及邮政局所等其他服务设施结合设置,或考虑用智能自提柜等设施代替。另外,新建或改建大型公共建筑、居住区时应预留物流配送车辆末端停靠场地15-30平方米,同时预留安置智能自提柜、配送箱等末端物流设备的空间。
04
城市副中心将建地下物流配送系统
作为国际一流的和谐宜居之都示范区和京津冀区域协同发展示范区,城市副中心的物流设施将在未来有很大提升。
专项规划提出,将利用通州北部靠近首都机场的区位优势,规划在宋庄北面、六环路以东设置专业类物流中心一处,主要是快递分拨功能;在南部漷县规划日常综合服务型物流中心(传统实体类)一处;在于家务北部地区规划日常综合服务型物流中心(互联网电商类)一处;在永乐店地区规划专业类物流中心一处;在台湖镇规划零售商业配送中心一处。
此外,未来在城市副中心内考虑利用设施服务环建立地下物流配送系统,结合轨道交通车辆基地布局集约化的城市配送中心;结合轨道交通车站布局末端物流设施,形成地下和地上互为补充、集约高效的城市配送体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