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未来物流,你的想象是怎样的?是AI分拣、智能调度、机械臂搬运、大规模作业机器人协同?还是车路协同、自动驾驶、无人机/机器人配送?不妨先看一个小视频。
首先,据说,能看懂这个视频的,一定都是学霸。
在这个超级hot的小视频里,主角正是京东物流刚刚官宣的国内首个高速率、大容量、低延时的5G智能物流园示范区,它位于北京亚洲一号智能物流运营中心,目前已经基本落成,并将在今年双11正式投入运营。
5G将数字世界和物理世界完美的连接在一起,实现数字孪生,身份识别、智能调度、车路协同、无感安防、自动驾驶、实时追踪……园区的一切元素都在数字世界与物理世界之间自由的变幻,构建了一个包裹、场地、车辆、人员和设备高效连接的“智能物流世界”。
而这组5G+IoT+AI黑科技的组合拳,不仅将给“剁手党”和普通消费者的物流体验带来时效、服务的全面提升;以黑科技串联的供应链的数字化,搭建的是一整套开放的供应链技术平台,它以产业互联网为入口,背后是一门服务to B的大生意。
供应链数字化是产业互联网最佳入口
自2018年腾讯率先扛起“扎根消费互联网,拥抱产业互联网”的大旗,产业互联网概念全面爆发以来,围绕供应链和数字化,不乏投资巨擘的频繁出手,也不乏腾讯、京东、阿里、美团等一众产业资本、互联网巨头的争相布局。
究其根本,正如京东物流集团CEO王振辉所言,当前,互联网技术已将购物、打车、娱乐、餐饮等各种消费需求充分数据化,并且实现了分钟级送达,一键叫车、一秒支付等极致的体验,换言之,在消费端我们已经实现了对效率和体验的重塑。但整个产业端的效率体验还有极大提升空间:服装产业离敏捷高效还有很大的差距;大量农特产品还没有形成产销一体化的体系;餐饮的产业链结构还十分分散……数字化改造势在必行,产业互联网的大趋势已经到来。
京东物流集团CEO王振辉在2019年全球智能物流峰会上发表演讲
“我们认为,供应链数字化是产业互联网的最佳入口,通过供应链的数字化,将全面推动产业的转型升级和效率提升。”王振辉表示。
区块链技术的集成应用在新的技术革新和产业变革中起着重要作用,“供应链管理”领域和供应链数字化息息相关,更多是供应链数字化重大发展契机。
也正是在此背景下,在10月29日举行的2019年全球智能物流峰会上,京东物流正式发布“供应链产业平台(OPDS)”,基于不同属性的产业提供一体化供应链服务,积极推动供应链对产业的数字化改造与技术赋能。具体来说:
一是提供全供应链服务:以“双24小时”和“双48小时”实现产销全链打通和国内国际双通。这其中,包括在产地上行的“最先一公里”实现产地到全国24小时达,也包括在销地下沉的“最后一公里”大力推进“千县万镇24小时达”;在国际上,则基于全球智能供应链基础网络(GSSC),搭建“双48小时”通路网络,使海外商品进入中国和中国品牌走向世界更加便捷。
二是搭建供应链技术平台:这也是京东物流集团当天首次公布的“LoMir(络谜)”5G智能物流开放平台的建设计划。
依托在智能技术创新和全场景应用的能力积累,京东物流目前已经打造了涵盖底层技术、软硬件系统、以及智能供应链三个层面的立体化供应链技术平台,通过对外赋能提升行业供应链效率。其供应链技术平台的客户也已经从第三方物流拓展到了政府及公共事业、能源、金融、工业制造等行业。
京东物流新版图
实际上,“供应链产业平台”的布局囊括了京东物流开放、下沉和国际三大核心战略。
回顾京东物流的发展历程。自2007年开始自建物流体系,到2012年8月正式成立注册“京邦达公司”,至今已经7年。这期间关键转折有三:
?2016年11月,京东物流发布独立品牌,明确了“开放化、智能化”方向;
?2017年4月,正式组建京东物流子集团、宣布独立运营;
?2018年,京东物流首次提出共建全球智能供应链基础网络(GSSC)。
正是这三大历史转折,让京东物流实现了“从企业物流、到物流企业”的转型,而今,又向“供应链产业平台”发起攻势。
据王振辉在2019全球智能物流峰会上最新表示,开放两年多来,京东物流累计服务客户超过20万,外部收入翻了8倍,总体占比已近40%。
而此前,王振辉也多次强调,未来两年京东物流的首要目标,就是要将外部收入占比提升到50%及以上。这是坚定的开放战略,也是衡量京东物流转型成功与否的关键数字。
值得关注的还有另一组数据是:就在今年二季度,京东物流首次实现盈亏平衡。于此同时,过去三年中,京东的履约成本在收入中占比分别为7%、7.1%、6.9%,2019年Q1是6.7%,Q2下降至6.1%。
这些数据无不暗示着,京东物流正在从成本中心转向利润中心。背后的核心,是规模效应。
如何持续规模化增长?这一方面,有赖于京东自营电商和POP平台订单的持续增长;另一方面,据王振辉透露,京东物流当前客户增长最快的是商业客户,也就是非京东平台的商家,尤其很多线下行业客户,以服装行业最为典型,还有一些零售企业,他们都存在巨大一体化供应链服务需求。这对京东物流来说是很大的机会。而供应链产业平台,也正是基于不同属性的产业提供开放的一体化供应链服务。
当然,在全供应链服务中,离不开的另外两大关键词:下沉和国际。
从电商平台下沉,到消费结构变化,再到如今供给侧升级以及供需互动,下沉市场释放的消费潜力,已经对新一轮消费增长带来巨大的推动作用。
今年7、8月份,京东集团管理层结队、分组集体进行了一次五六线城市的下沉学习,再次印证,中国的三四线城市或者五六线城市,是有非常强的消费能力的,为什么没有爆发起来?
王振辉总结了几个原因,第一,没有能够提供最合适的品类;第二,这些城市的物流效率还是远低于核心城市;还有一个,就是下沉市场对原来的品牌认知度不够。
所以,京东集团今年整体的一个战略就是下沉。而对物流来说,就是要以更快的速度把货物送到消费者手里面。为此,京东物流特别发起“千县万镇24小时达”时效提速计划,重点针对低线城市城区、县城以及周边乡镇,在他们内部也叫“4624”(就是四到六线城市24小时达)。
于此同时,今年以来,区别于过去多年持续建仓所擅长的“销地供应链”,京东物流开始产地上行、建设“产地供应链”,也叫“最先一公里”。通过让货物直接对接到销地,以最快的速度,用短链,让它的产品实现“产地到全国24小时达”,这是开放市场的价值,同样和下沉市场对应。
在王振辉看来,无论销地下行、还是产地上行,所有这些都和体验有关。过去的下沉市场并不是可以忍受物流效率慢,而是因为在同样的购买成本下,物流效率慢是为了节约成本。
那么,刚刚实现盈亏平衡的京东物流,又如何平衡下沉市场的成本投入,是否会迫于盈利压力影响下沉布局?
对此,王振辉明确表示,在京东物流内部,相比财务数据的盈利,最看重的还是体验的提升。“因为只有不断把体验提升了,才会有更多的客户把订单交给我,只有更多的客户把订单交给我,我的规模才能做大,只有把规模做大了,成本才会不断降低,成本降低了,盈利一定会更好。”
所以,他也特别强调,京东物流不会通过降低投入来达到盈利的目的,因为那样体验就变差了,就形成不了良性循环。
京东物流的第三条增长曲线确定为国际业务。
基于全球智能供应链基础网络(GSSC)搭建的“双48小时”通路网络,在国际业务上,京东物流已经可通达全球200多个国家和地区,满足国内商家出海、跨境进口以及海外当地的物流服务需求。
在王振辉看来,首先跨境业务,中国到全球的双通路线的生意就非常大,无论是跨境小包还是其他形式,都有很大的机会。同时,京东物流在泰国、印尼等一些国家通过技术出海提升当地物流效率,已经验证成功。再一个,京东物流的技术,也是可以通过共生的手段,在国外持续发挥很大的潜力。“这是我们通过这一年多跟国外的交流看到的,这些都是机会。” 天津物流 天津物流公司 天津市物流 天津市物流公司 天津货运 天津货运公司 天津配货站 天津托运 天津托运公司 天津运输公司 天津运输 天津物流电话 天津武清物流 武清物流公司 天津市物流 天津市物流公司 天津静海物流 塘沽物流公司 宁河物流公司 汉沽物流 北辰物流公司 宝坻物流公司 河西物流公司 南开物流 河东物流公司 东丽物流公司 津南物流公司 静海物流公司 天津和平物流公司,天津红桥物流公司,天津河东物流,天津东丽物流公司,天津大港物流,天津津南物流,天津西青物流公司
|